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在线开放课程征集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5-09-24浏览次数:10

各二级学院、职能处室、教辅及直属单位:

为深化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构建“基础+特色+创新”三级课程体系,服务宁波产业转型升级与终身学习需求,宁波市教育局发布《关于组织征集2025年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在线开放课程通知》,开展招标课程、常规课程、微专业课程资源征集工作。我校将择优推荐相关课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三类课程要求

(一)招标课程(主题专项类)

1.课程类别

1传统文化类:天一阁藏书文化、浙东学术文化(王阳明心学、黄宗羲实学)、青瓷文化(越窑遗址)、海丝文化(庆安会馆)、商帮文化(宁波帮博物馆)等宁波传统文化;

2非遗传承类:金银彩绣、朱金漆木雕、骨木镶嵌、甬剧、四明南词、梁祝传说宁波地域特色等;

3思政教育类:“红帮裁缝”工匠精神、“宁波商帮”创新创业史、“浙东抗日根据地”红色文化等;

4国际传播类:双语制课程、“数字非遗”沉浸式课程、“一带一路”港口经济专题等;

5乡村振兴类:特色产业、乡村治理、生态振兴、文化赋能等;

6学历提升类:成人教育衔接、职业技能认证、终身学习支持、特色升学辅导等。

2.申报要求

1我校可申报不多于6门,项目负责人仅限申报1门课程

2课程制作与运行团队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项目负责人须具备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授课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总课时的1/3,全面负责项目实施与管理。

3鼓励多校合作、联合非遗传承人申报,支持已有新形态教材建设基础的课程申报。

4已获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流本科课程荣誉,及已立项市级慕课项目的课程,不得重复申报。

5课程建设具体要求详见《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在线开放课程立项与认定指标》(附件1)。

3.建设管理

立项后开展中期质量评估与应用效果验收每门课程给予1万元经费支持,经费一次性下拨至学校,纳入课程建设专项经费,由学校监管确保按期完成。验收不合格、延期的,学校可降低经费支持或撤销项目,建课团队5年内不得再次申报,结余经费转为学校下一轮宁波高校慕课联盟中标课程专项经费。

在线开放课程(常规优质类)

1.征集范围

已完成课程资源建设的,并在本校内至少有一期及以上的运行数据且效果良好的在线开放课程。

2.课程选题

涵盖优质人工智能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公共体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美育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及具有宁波本地特色的通识选修课等,重视课程思政。

3.申报优先级与数量

公共课及在甬高校布点较多的专业课优先。征集数量不限。

4.建设管理

2026年春季在联盟平台开展教学活动;2026年秋季对正式上线运行的课程实施考核认定

(三)微专业课程(跨学科能力类)

1.申报范围

已开设或计划开设的特色微专业课程群。

2.核心要求

1课程群定位:聚焦特定产业领域、新兴技术方向或复合型能力培养,形成体系化的4门以上核心课程群。总学分建议控制在815分范围内,具备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和就业/深造导向。

2重点支持方向。优先支持对接宁波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贸易、绿色能源、港口物流、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以及体现学校学科优势与区域特色的微专业。鼓励跨学科融合、校企合作共建、面向未来技能的微专业。

3实践导向。课程设计突出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单门课程包含案例分析、项目任务、实验实训、模拟演练、企业真实项目等实践性教学内容。将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开展协调与激励

3.建设管理

将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开展协调与激励。

二、课程认定相关说明

(一)开课要求

所有入选课程必须在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平台开课运行(如在外平台建课的需提供链接并挂接到联盟平台展示)。鼓励教师长期在联盟平台开课并提供免费线上辅导、考核等服务。

(二)考核方式

验收及认定工作将组织专家评审组进行,具体方式如下:

1.平台数据核验。主要依托第三方平台提供的后台数据,重点关注:

1)课程完整性:资源建设完备程度、意识形态等。

2)师生互动情况:讨论区发帖/回帖、作业批改反馈等互动数据。

3)线上考核实施:测试参与及完成情况。

4)选课数据:校内、校外(校际+社会)选课人数。

2.专家线上评审。评审专家将以“学生登录模式+访客登录模式”实名登录课程平台,依据《认定指标》,详细审阅课程内容、教学活动组织、资源更新、互动交流等方面情况。

(三)考核结果应用

1.精品课程认定

通过考核的课程,将由联盟授予“宁波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荣誉称号,并颁发市级认定证书。

2.年度专项激励

设立并颁发三类奖项(各TOP10):

1)传播力奖:表彰课程总点击量领先课程。

2)影响力奖:表彰综合选课人数领先课程。

3)活跃度奖:表彰师生互动最活跃课程。

3.荣誉展示与推广

获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及专项奖课程将获展示与推广。

(四)动态评价与退出机制

为保障课程质量,建立实施课程动态评价与退出机制具体详见《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在线开放课程退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附件7)。

三、材料提交时间及要求

(一)招标课程(主题专项类)

相关材料请于20251012日报送至联系人邮箱,具体要求如下:

1.《课程意识形态审核表》(附件2);

2.2025年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三类课程申报清单》(附件3);

3.2025年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招标课程立项申报书》(附件4);

4.2025年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招标课程教学规划明细表》(附件5

5.根据课程建设要求全新制作的3—15分钟课程教学视频1个(该视频应体现申报课程的总体设计及制作水平,将作为重要的评审依据)和以上的视频制作脚本2个,每一个脚本字数不少于1000字。

(二)在线开放课程(常规优质类)

相关材料请于20251026日报送至联系人邮箱,具体要求如下:

1.《课程意识形态审核表》(附件2);

2.2025年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三类课程申报清单》(附件3);

3.2025年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在线开放课程信息表》(附件6)。

(三)微专业课程(跨学科能力类)

相关材料请于20251026日报送至联系人邮箱,具体要求如下:

1.《课程意识形态审核表》(附件2);

2.2025年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三类课程申报清单》(附件3


联系人:詹佳丽,688672,邮箱:zjl@nbpt.edu.cn

附件:

1.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在线开放课程立项与认定指标

2.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课程意识形态审核表

3.2025年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三类课程申报清单

4.2025年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招标课程立项申报书

5.2025年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招标课程教学规划明细表

6.2025年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在线开放课程信息表

7.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在线开放课程退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9.宁波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征集2025年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在线开放课程的通知



教务处(招生办公室、双高办)

2025927


附件.zip